——写在翁校长百年华诞之际
翁校长生于1921年2月21日浙江慈溪,今年是他老人家百年华诞,虽然离开我们6年了,但这位我们的长辈、恩师、领导、亲密的朋友,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涌现在我们眼前。
还记得早在1949年暑假7月,第一次见到翁校长的情景,当时陈云涛同志与他作为解放后上海军管会的代表,来接管敬业中学。他身穿军装,个子较高,长相清秀,带着一副眼镜。陈云涛任校长,翁时任教导主任。翌年他任校长。作为国民党上海市的一所“模范中学”,敬业中学既有一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也混杂了国民党复杂的残余势力。当时翁校长年仅29岁,他配合陈云涛校长,依靠了敬业地下党和校内师生中的进步力量,很快地把学校带上正规的道路。这个情景至今已快72 个年头了。
在他到敬业后的66年中,我们一直与翁校长保持着联系。在长期与翁校长的交往中,使我们共同感受到的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任劳任怨,把毕生的主要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
2011年春天的某日下午,我们到华东医院探望校长,当时他已离休后有病住在高干病房,聆听到他青年时期的回忆:“我1921年生于浙江慈溪,1941年就读于大厦大学,1944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16岁时在家乡城镇西园小学作 为代课老师踏上讲台,抗日时期与爱国青年陆成福一同创办连生义务学校,在敌伪高压管制下,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在抗日大后方重庆附近的荣昌县仁义镇亲仁中学当过校长,抗日胜利后回到上海,在浦东三林中学等校担任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还和进步知识青年一起,赤手空拳地办过职业学校、夜校、补习班,帮助一些失学青年、青年学徒、年青无业女子,用进步思想感化他们,以社会所需的技能武装他们,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解放后他在敬业中学一待就是35年,他先后还筹建和兼任上海土木工程学校、第十四职工业余学校及联生工商义务学校的校长职务。文革后调到上海市教育局任副局长,仍兼任敬业校长3年,38年一直坚持教育岗位。
即使在文革中,遭到很大的冲击,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翁校长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如既往地坚守教育岗位,任劳、任怨、勤恳地工作。
(二) 坚持贯彻三个“全面”即德智体全面发展、文理课全面提高、各学科及各部门间全面协作的办学思想。
全面发展的思想翁校长在敬业38年办校中非常突出,并且有他独到之处。
上世纪五十年代翁校长招聘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数理化老师,他们业务精湛工作负责,热爱学生,敬业中学的数理化教学在全市中学处于领先地水平,在五十年代初期敬业中学与上海中学处于同样水平.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1956年我去北京进修学习,在北大、清华、理工大学、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等名校就遇到了六十余位敬业校友。54届校友楼世博,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转攻模糊数学,成了该领域我国学科的带头人,著书立学,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数学工作者。1956年学生楼世拓,参加上海市高中数学比赛,获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记得早在1956年翁校长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美育教育的文章,并在民盟市委举办的讲座上阐述这个专题,表达了美学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翁校长与各任副校长重视音体美的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创导并支持教师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绘画组、话剧队、歌泳队、管弦乐队、游泳队、环城长跑队,还有各种科技小组建立,并坚持多年。这些队员后来成了美术工作者有60多名之多,其中一批有名的画家。还涌现出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国家一级话剧演员、各种乐器的演奏家,国家级的游泳运动员。
翁校长一直重视德育教育,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与多位副校长的努力配合下,组建了德育队伍。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政治教师,他们后来都成了上海市各校党政领导骨干。他依靠党团组织,做好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上旬,他本人每周周一校会上,亲自为全校师生讲解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敬业校风和青年人的行为规范,他的讲话受到很多同学们的欢迎。还记得其中一次他讲题是,《不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校长举了国内外的正反事例,告诫我们要言行一致,少讲空话,少讲大话,多做实事。他的话语已经70多年了,至今我们记忆犹新。这是一种敬业精神、敬业的校风、敬业文明的体现。
解放初期1949年到1952年之间,敬业中学被公认为沪南区(包括当时的南市、卢湾、嵩山3个区)的民主堡垒。在社会改造、抗美援朝、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的参军、参干中发挥了极积的带头作用。在两次参加军事干校的运动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们携笔从戎,为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献出他们的青春。这些同学二十年后,有的成了将军、总后勤部部长、中国民航局局长、军事院校党委书记、气象学院教授、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专家等。
(三) 关爱他人,帮助解决师生员工实际困难,这是翁校长突出的品德。
他非常关爱学生、关爱老师、关爱学校的员工、关心他周围的同事。翁校长有一个很大的本领,能记住所有与他共事过的老师、同事的名字,他能记住近百个学生的姓名。老师、学生、员工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是工作的、家庭的、生活的,凡去找他,只要能办到的,他总千方百计帮他们解决困难。有些学生在他的推荐下走上了满意的工作岗位,后来成了重点中学的领导、民主党派的骨干等。他更关心弱势群体,54届甲班同学王又芈,北大物理系高才生,由于他受到反右不公正的待遇,身体与心理上受到严重打击,孤苦单身长期住在上海精神病院,翁校长得知消息托我们看望时为他送上一点水果、饮料、香烟。家属与院方得知后都非常感动。
(四) 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待人宽厚是他为人風格
翁校长是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也是民主党派的知名人士,具有很高的威望,然而他却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从不张扬。没有某些名校校长的那种霸气与傲气。他善于团结、帮助知识分子,善于发挥老教师的骨干作用,又热情地培养、帮助青年教师,放手让他们锻炼成长。还记得他在上世纪50年代,曾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用科学理论指导帮助老师,提倡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在敬业教师中,出现了群星闪烁的局面。
(五)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翁校长在历届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多任副校长的协作下,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59年敬业中学被市教育局定位第一批市重点中学。1960年作为先进集体出席上海市文教群英会。1963年,列为全市优先发展的13所中学之一。敬业为国家培养了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大批优秀人才。不少是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专家。敬业工科毕业生成了上海市市政建设的骨干力量。在上海大变样的历史机遇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敬业中学为上海市教育系统输送了一大批领导干部与各个学科的业务骨干。单就上世纪50年代为例,敬业为高校的筹建与发展输送了许多骨干力量。如为筹建上海师院(上海师大前身)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陈云涛校长负责筹建上海师院,担任师院党委书记。数学老师李月波、政治老师蔡之琦、体育老师吴旻,以及敬业的食堂负责人、理发师都参加上海师院的筹建工作,后来他们成了学院的教学与管理的骨干力量。王慰祖老师调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成了知名的二胡演奏家、二胡教育家,培养了一批二胡演奏人才。端木新保老师(老师称她为小端木)调至南市区教师红专学院(现为黄浦区教育学院),担任院长.施际平老师调至上海市教育学院任教务长。周风老师任上海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西岩老师到水产学院任副教授,兼任上海气象学会秘书长。李哲寅老师任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骆泽民老师调离敬业后,筹建上海市教科所,担任所长。为上海市教育与教学科研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敬业中学为上海一些中学输送了领导干部:钱四老师任麦伦中学(现继光中学)校长,端木新民老师任静安区某高级中学校长。还有一大批教师陆续调到南市区(现黄浦区)一些中学担任领导职务与各学科教学骨干。
(六) 翁校长一生从事于人民政协事业,为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上海民盟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发挥参政履职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5年经许德珩先生介绍参加九三学社。1951年加入民盟。1983年他63岁后调到民盟上海市委,担任副主委兼秘书长,作为民主党派市委机关的专职领导,主持民盟上海市委的日常工作。我的夫人段蕙芬(敬业54届甲班)时任民盟上海市教委直属支部主任委员,翁校长积极支持该支部的创建,因工作关系,段蕙芬时常有与他有联系。我们两人于64届敬业校友许厚福经常有联系,他时任上海市民盟机关办公室主任,1984年的秋天,他告诉我们,他和翁校长刚从云南回来,组织了上海20名中学骨干教师赴昆明对全省教师代表集中培训,又对大理白族自治州各科教师集中培训一个月,并邀请当地的校长来沪对口考察交流。1985年夏盟市委派盟员专家赴新疆出席《哈密开发研讨会》。1992年,翁校长亲自带队组织盟内有关专家赴四川遂县,开张振新遂县工业活动……
翁校长是民盟中央第五、第六、第七届常务委员,他为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为坚持党的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直到75岁才离休。
在民盟工作期间,他仍然兼任敬业名誉校长,关心敬业的发展。
(七) 翁校长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亲密的朋友。
还记得1950年11月中旬,敬业中学举办学生演讲比赛,我作为高二的学生参加,以“纸老虎”为题即兴演讲,赞扬了志愿军英勇作战崇高的精神与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批判了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获得了第一名。裁判长翁校长当场发奖状给我,鼓励我:“言之有物,言行一致”。
也记得1951年2月15日敬业支部讨论并同意我加入共产党的会上,以及会后,翁校长与班主任周国桢老师告诫我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952年6月.正当我复习准备报考大学理工科,打算成为一名科学家、工程师时,上海市教育局,决定抽调应届高三毕业生中品学兼优学生120名加强中学师资队伍,我依然服从组织决定改做一名人民教师.翁校长向市教育局领导要求,允许把我和杨鸿莲留在敬业,为母校服务.杨鸿莲担任党支部书记负责教师工作,我担任支部副书记负责学生工作。
更记得1954年春天的某日下午,翁校长找我谈话:“团区委学校部需要充实力量,学校同意把你调走,你政治上很早成熟,工作有魄力,希望你谦虚谨慎,并保持与学校的联系。”
1957年秋天,翁校长与我共同负责蓬莱区中学生下乡参加秋收劳动指挥部,到浦东高桥农村与当地农民共同劳动。
文革后恢复了与他老人家的联系,1997年6月,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消息传来我们敬业的一些老教师都非常高兴,终于达成他的夙愿。
2000年3月翁校长离休后,他住在徐汇区田林路街道,与我们家较近,我们时常去探望他老人家。汇报交流我们国内外旅游的体会,也谈论重大的时事新闻,以及汇报50年代敬业老师与校友的近况。
在他离休后委托我操办每年敬业老教师的聚会,在翁校长家附近的场所举行,此外凡有外地赴上海的原敬业党政领导、老教师、老校友,还举行欢迎会,从2000年一直坚持到2013年。
2002年二月上旬除夕翁校长邀请我、段蕙芬、许厚复三人,参加他们家庭的除夕年夜聚餐,校长、师母、校长子女、第三代孙子女、外孙子女共三桌,在相互祝酒与庆贺中,体会到校长大家庭的温馨与团结。
翁校长以身作则所创导的作风影响了敬业的校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形成了敬业人特有的风格。我们也为自己是敬业人而骄傲与自豪。
翁校长离开我们了,但他儒雅的风貌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他的为人品格一直记在我们的心中!他所创导的敬业精神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敬业五十年代部分老教师、学生聚会庆祝翁校长九十岁生日集体照
第一排左1吴旻 左2翁校长 右1包启昌 右2李哲寅 第二排左1杨鸿莲 左2傅维埃 左3王平 左4王强华 右1施渊脉 右2 潘曦民 右3段蕙芬 右4蒋子诚
附翁校长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