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上海市敬业中学简介
发布日期:2013-02-07
作者:
纵观上海教育发展的历史,“敬业”有其特殊的地位。自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创办申江书院(1770年易名敬业书院)以来,即为世人所瞩目。清《嘉庆上海县志》卷一疆域图说,有敬业书院标识两处,这在上海教育史上绝无仅有,足证书院在上海历史文化积淀中的深厚底蕴。诚如教育家杭苇所言:“我们可以从该校校史沿革中,完整地了解到我国学制的演变。”
清嘉庆《上海县志》卷六《书院篇》记载:敬业书院初名申江书院,为按察使翁藻、知县王侹所建。翁藻,雍正元年进士,素以“兴教化、礼贤士”为己任,有志于训士以立品读书,积极筹措创建书院工作,终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与知县王侹倡首捐俸,将敬一堂西首诸生会集的官房修缮一新,改建为讲堂斋舍,题名申江书院。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巡道杨魁改“申江书院”为“敬业书院”。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我国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改革派。敬业书院院长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以崇尚实学为起点,逐步推行书院教育的维新主张。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思想家、教育家冯桂芬曾任书院院长,他主张“鉴诸国”,改革教育教学,批评当时政府要员对国外情况“瞢然无所知”、科举制度“所取非所用”。这一系列观点的提出,从思想和理论上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清朝统治末期,内忧外患,维新运动兴起,“教育救国”主张盛行。早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上海知县汪懋琨奉清廷诏令改设“敬业书院”为“敬业学堂”,照会张焕纶为总教习。张焕纶尤长于舆地,勇于探索改革,为近代新式学校教育行动的开拓者。清政府迫于各方舆论压力,才于次年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分设小学堂、中学堂和高等学堂,停止科举。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学堂首次采用校长制,叶景沄首任校长,在课程中最早设置“西算”、“理化”、“博物”等学科。同年,敬业学堂作为上海学界代表参加商讨抵制美国华工禁约代表会,首次参与爱国运动。自此,敬业中学开启了学校光荣革命斗争的新篇章。
敬业学堂的毕业生中,有叶企孙者,后为第一批清华学子,赴美游学,回国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中国物理学奠基人、中国高等教育先驱者、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成立教育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新教育宗旨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方针。敬业中学顺时运之变,改革教育制度,校长完全责任,首次成立校友会。翌年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学制缩短。1923年9月初中成立;1929年添设高中部,设普通与师范两科。日本入侵,师范科停办,设工科测绘组(后改为土木工程科)。
1919年5月,敬业中学师生371人与社会各界于西门外公共体育场,召开国民大会并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并组成一通俗宣讲团于周日劝民众用国货,开通民智,唤起爱国心。1925年6月,学校停课三天为“五卅惨案”致哀,爱国革命运动组织宣传队上街宣讲“五卅惨案”事实,组织募捐队劝募援助失业工人,声援北平爱国学生运动。1931年起,敬业师生前赴后继参与抗日战争,先后超过100名学生奔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斗;继之其后的解放战争,先后有11名烈士献身革命。时局动荡,校名屡改,薪火相传,精神风骨傲然。
沧海桑田,长夜黎明。上海解放后,敬业中学由军管会首批接管。陈云涛和翁曙冠两任校长带领广大教职工,推动恢弘而艰巨的旧校改造工程,初步建构了社会主义新型学校之范式。
建国初,敬业教师整体业务水平高,师德高尚,为社会广泛称道。位于文庙路200号的敬业中学大礼堂就由土木工程科的师生共同参加建造,1950年10月20日正式落成,取名青年堂,成为校友们记忆中“50年代设备最先进的一座值得骄傲的礼堂”。
1953年起,一批教会办的中学改为公立,各类私立学校也有所发展,故1954年1月起,敬业夜间班停办,长期实行日夜两种学制、多种科目并行的双轨制、复合型的敬业中学,成为了一所单一学制的普通完全中学。
1959年被评为上海市重点中学,并荣列上海市十三所重点建设的学校之一。
敬业中学素以双基扎实著称,从敬业毕业的学生,不论是升学深造,还是走向社会,一般都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学子成长与敬业“严、实、活、尖”的优良教学传统的教育与熏陶密不可分。一期课改以后,学校诞生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与先进组室,各科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学校较早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开展劳技课的教学研究活动。发展学生业余爱好,建立了30余个活动小组,积极组织各类竞赛辅导,为培养优秀苗子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潮中,敬业“日新又新”,扎实、稳步地走在教改的大道上,为培养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的“四有”人才,作出了新贡献。
跨入新世纪,学校牢牢把握住发展的新机遇。敬业人一时一刻都没有懈怠,每分每秒在迎接挑战。溯源探流,提炼学校历史文化精髓,针对学生培养共存能力,提升信息素养,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位敬业学子的生命底色。
早在争创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初期,学校一方面弘扬传统,深挖“乐群”的新时代内涵,启动“学会共存”项目,培养学生“与人共存、与自然共存、与社会共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推行“信息素养”项目,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道德、信息技术与能力”。
自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后,学校秉承“弘扬传统与改革创新统一”的宗旨,以“敬业乐群,和谐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入推进实验项目的研究。在制定三期发展规划中,学校着力实施文化兴校工程,将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在传承敬业文化的过程中创新敬业文化。
学校从课程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三个方面实践研究展开思考,通过开展学习《礼记·学记》、“访名师,学名师”、“敬业文化”沙龙等活动,营造学校整体文化环境,积极培养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建设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精神文化,实施校本化课程等,培养学生与时代共存与实践的能力。通过节庆教育、仪式教育,以及学生社团等校园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引导学生认同敬业文化,建设特色文化,构建融洽的同伴关系,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
如今,这所百年老校秉承“敬业乐群”的校训及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着眼未来人才需求,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在“传统文化”、“财经素养”和“科技创新”教育上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人文、科技和商科类校本通识课程,形成了“融在课程,亮在活动,强在保障”的特色工作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70多年薪火相传,这所百年老校必将在黄浦这块教育沃土上,继续发挥自身办学优势,更好地担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