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学习交流 > 正文
2017中德学生交流课题研究项目之文化课题
发布日期:2017-07-15    作者:

首日,在KIT大学举行完欢迎仪式后,我们便与各自的伙伴一起完成我们的项目。作为本次交流项目中的唯一的文化课题,我们有幸的与卡尔斯鲁厄的博物馆合作,在博物馆中考证德国在历史上的发型、发饰的变化以及政治、文化对其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将中国的传统带到德国,与伙伴一同沟通合作。

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便开始了课题的研究及制作。我们从唐代的发饰开始拍摄,唐朝妇女好梳高髻,常见的有峨髻、云髻、螺髻等,名目繁多。髻上以簪钗等物贯连固定,再插上梳子、鲜花、翠胜、金钿等头面之物。德国伙伴对于中国发饰的了解程度以及熟练地操作让我们惊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仅仅只是一知半解,有些惭愧。后来我们顺着年代的改变一直做到1970年结束,从一开始的拘谨、不自然,到最后的熟练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如何将中国的传统用英文表达并能让对方了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拍摄的同时,也让我们自己更加了解中国在古代时期发饰的演变。这些演变,可能是由于历史事件,也可能是由于潮流的变化,但它们都代表着一个时代,代表了当时时代的变迁。当然,一个视频的制作少不了背景音乐,如何为视频选择一个适当的、有中国味的音乐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在网上先锁定了几种风格的民乐,针对视频进行配合。经过我们的精心挑选,当我们展示给伙伴看的时候,她们都惊呆了,惊讶于中国的音乐的朴素清新。

在拍摄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海报的制作。我们先设计了大致的框架,确定了每个部分的内容。在准备完所需要的材料和文具后,正式的制作开始了。而正式的制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课题是有关于德国与中国的发饰,为了更生动形象地表现时代及文化所致的发饰变化,我们需要用画笔来展示它们。但是我们的画功都不是特别好并且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发饰的绘画。在不安中,我们开始了绘画。我们先从中国的发饰画起,从唐代的古装到近代的典雅,从已婚到未婚,我们不断尝试着,也互相配合着,渐渐找到了诀窍,最终圆满的完成了画作。

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有趣的伙伴们真的是非常的难得,我们犹如文化使者一样将自己文化中的精华融合在一起,一起合作、思考,这确实是我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想必这将会永存在我们记忆中,熠熠生辉!

组员:高一(7)班 孙沛睿、王奕霖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