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世博会在上海召开,这将是我国尤其是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人为世博作贡献,把美好的上海城市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已成为上海市民和学生的共同心愿。学校党支部为此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和教育活动,更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争做新上海人的志向,并要求大家积极地践行这种志向。
2006年3月世博园区的配套工程——河南南路的地铁站开工建设需要动迁周边的居民,而我校的职工郭莉萍同志正好是动迁的对象,郭莉萍同志原是我校会计,2005年底患癌症,正在进行介入治疗。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她确实顾虑很多,孩子正在读职校,丈夫在工厂工作每月的收入不高,自己患重病,即不能上班,治疗的费用又很高,而治疗的预期后果又不知道,一家的今后生活怎么过?因此动迁无疑对她来说是一件极大的事情,而社会上因各种困难或实际情况对动迁的补偿款发生拉锯战的事情也时有所闻。动迁的时间有限,具大的考验摆在她的面前。这时她更多想到的是,长期以来党和人民对她的教育,平时尤其是患病期间学校领导和广大的教职工对她的关心和爱护,领导和群众自发的捐款、慰问温暖着她和她一家人的心,沐如春风。结合《论语》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争做新“敬业人”的要求,她思前顾后,党的利益、人民的期待充满了她的心胸,自己个人的困难是小事,而政府的动迁是大事,新上海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个人服从大局,她决然而然地在
2006年7月,世博园区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河南路拓宽工程又在黄浦区拉开序幕,这是我区又一重大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校陈贞裕老师和已退休的马志学老师又处动迁的地段。陈贞裕老师是我校的两中心主任、校民盟支部书记,原本住在广东路、河南南路的交叉口,市中心黄金地段。无论购物还是交通都十分方便,离校又近,是很理想的居所,现要搬迁,离开已居住近八十年的十分熟悉的大楼,心结难除。然而陈贞裕老师明事理、顾大局、识大体,更懂得为人师表的意义,于无声处听惊雷。他在
我校的郭莉萍、陈贞裕、马志学三位同志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以一曲“我为世博作贡献”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体现了“敬业人”的思想和风采,给社会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