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同学们的创编能力,加深对课本中“良知与悲悯”戏剧单元的理解,2027届博雅班任课语文的姚兰老师,在3月19日下午带领高一博雅班的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五组课本剧的精彩展演。同学们分别对经典作品《雷雨》《鸿门宴》《哈姆雷特》进行创新改编,并邀请陈紫微、卫燕青、袁凌蓉、王宁四位学科教师共同观看。
展演中的三个《雷雨》小组虽然内容有重,但演员们各展巧思:第一组以周家大家族的群像间的冲突为主线,用爆发式的演技和压抑的舞台氛围还原了封建家庭的窒息感;第二组,第三组聚焦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情感纠葛,通过肢体语言与眼神传递出角色的挣扎与绝望,还充分利用了教室光影效果进行开幕与换场。《鸿门宴》小组进行了有趣的剧本创编,“不要小瞧我和亲家的羁绊啊”等台词把枯涩的文言文换成生动的白话文,又通过剑舞和小道具再现了楚汉争霸的惊心动魄。而《哈姆雷特》选段则以现代装束演绎主人公“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引发同学们对人性困境的深思。
从剧本改编到舞台设计,从角色分配到导演调度,活动全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参演同学利用课间午休时间,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研读剧本台词,结合当代视角对经典进行解构与重构。例如,《鸿门宴》小组在保留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加入司马迁视角作为独白,赋予传统故事新的解读;《哈姆雷特》剧组则用抽象化的舞台布景和电子配乐营造出异化感,呼应主人公的精神困境。此外,“最佳PD”获奖作品《雷雨》通过一段人物介绍的视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正常的家庭”间的爱恨纠葛。
袁凌蓉老师作为校“又新”戏剧社负责老师,在点评中表示:同学们不仅读懂了文字, 将教室转变成了舞台,更深入展现了大小人物在剧本世界观下的表露,呈现了课堂上不一样的自己。课本剧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戏剧呈现形式,鼓励同学们继续参与到更为广泛、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戏剧艺术创作中来。作为高一博雅班“大语文”实践课程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将文本研读、艺术创作与德育融为一体,并评选出“最佳演员”“最佳PD(导演)”“最佳编剧”三项荣誉,为师生呈现了一场视听与思想交融的文化盛宴。
舞台上的光影虽已熄灭,但戏剧的种子已在心中悄然生根。巨匠莎士比亚曾说:最好的戏剧,也不过是人生的缩影。这次的展演正是让同学们在与经典对戏的台词中,体悟戏剧艺术的魅力,触摸到了文学的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