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王璟立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
发布日期:2025-05-09    作者:周智敏

202558日下午,主题为跨学科教学研讨的市青年教师学习小组暨黄浦区高二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王璟立老师作为市学习小组成员、市种子计划领衔人以及区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教学展示与分享。活动由区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杨勇老师主持,参加活动的除了黄浦高二全体语文老师,还有市教研员范飚老师及其带领的市高中语文青年学习小组的各位老师,特级沈红旗老师及其名师工作室成员,区教研员董晓蕾老师以及杨浦区教研员孙悦老师。

首先,王璟立老师就选必中册的《包身工》进行跨学科教学展示。课堂以两位同学的小组成果分享开始,分别从“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包身工的制度兴起原因”对“包身工的黑夜”进行汇报,随后课堂以“夏衍是怎么写包身工的”作为课堂主问题进行探究,先通过品读挨打片段,认识语言文字中包身工的普遍苦难,再通过联系历史事件和时代,追问作者的处理,理解黑夜中的黎明,感悟作者的革命情怀。

课后,王老师分享了从“设想”到“设计”的备课之路,提出跨学科的教学可以通过请教其他学科老师、跨学科地研读课标与教材、关注文本特点等方式思考跨学科的落脚点,并分享了她的课堂跨学科教学点。

随后,市区教师及教研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评课。市十中学的陈杰老师高度评价这是一节“跨出去又跨回来的语文课”, 向明中学的王伊宁老师分享了自己跨学科的出题尝试,大同中学的宋士广老师鼓励王老师可以跨得更大胆一些,上外的刘佳老师与华二松江的丁楠老师也纷纷肯定这节课的尝试性并期待活动二展开后的可能性。杨浦教研员孙悦点评这是一节关注文本特点的语文课,也是一次提供了跨学科教学研究路径的课堂和备课交流。

范飚老师从课堂教学本身和跨学科教学两个角度进行评课小结。范老师指出这是一堂活动设计清晰有侧重的语文课,课前的学生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课中也关注了文本特点,但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进一步关注主问题和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跨学科的角度而言,这节课做出了尝试。语文老师应该做语文学科的跨学科教学,且在非跨不可时跨,这样,才能有别于以往的“知人论世”。

最后,杨老师总结本次活动聚焦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通过课堂展示、经验分享与专家点评,探索教学的新可能性,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期待黄浦高中语文在青年教师的创新尝试中、在专家前辈的引领下,不断前行!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