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文 献 题 名 |
作 者 |
文献出处(年|期) |
1 |
与热力学相关的4份概念测量表的比较研究方伟 |
汤莉、王盼伊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期 |
2 |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探究——以人教版“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为例 |
符译丹、陈立万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期 |
3 |
在实验室模拟引力透镜效应以及系外行星的搜寻 |
苏俊、谢基伟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期 |
4 |
科学运用类比思维 电磁理论成功奠基——库仑对“静电作用力”的实验研究 |
任炳杰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期 |
5 |
基于科学思维中“空间转换”能力的培养——以“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为例 |
王建峰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期 |
6 |
基于ADI的显性-反思性科学本质教学——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 |
谢丽、李治 |
《物理教师》2022年第2期 |
7 |
指向科学关键能力达成的表现性任务的评价设计——以浙教办“光的反射”教学为例 |
李鸿 |
《物理教师》2022年第2期 |
8 |
电磁感应电路在不同惯性系中消耗的电功率 |
汪金花、李普年 |
《物理教师》2022年第2期 |
9 |
2021年新高考物理试题中关键能力的考查研究 |
李小鹏、邓磊 |
《物理教师》2022年第2期 |
10 |
科学教育视角下概率思维价值的内涵与实践路径——基于PISA2024测评框架 |
李振文、李铁安 |
《物理教师》2022年第3期 |
11 |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学科教单元设计——以沪科版教材“做功了吗”教学为例 |
吉临荣、许帮正 |
《物理教师》2022年第3期 |
12 |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实验装置制作及使用 |
缪跃林、陈钰 |
《物理教师》2022年第3期 |
13 |
中日最新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 |
范兵、丁益民 |
《物理教师》2022年第3期 |
14 |
类比推理思维及其考查思维研究 |
杨君、张春丽 |
《物理教师》2022年第3期 |
15 |
国内科学思维研究内容的综述与思考 |
于士博、于海波 |
《物理教师》2022年第4期 |
16 |
在原始问题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以人教版“曲线运动”教学为例 |
卞志荣 |
《物理教师》2022年第4期 |
17 |
巧设设问视角 彰显学科素养——以初中物理实验作业设计为例 |
许志、李秋霞 |
《物理教师》2022年第4期 |
18 |
应用质点系质点动能定理法求解碰撞问题 |
徐华兵 |
《物理教师》2022年第4期 |
19 |
基于IYPT的高考试题研究——2021年山东高考物理卷第2题赏析 |
陈俊、钟鸣 |
《物理教师》2022年第4期 |
20 |
、 |
《物理教师》2022年第4期 |
|
21 |
在原始问题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以人教版“曲线运动”教学为例 |
卞志荣 |
《物理教师》2022年第4期 |
22 |
中学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走向——基于“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视角 |
关亚琴 |
《物理教师》2022年第5期 |
23 |
融通转化“天宫课堂”素材 促进落实物理学科育人 |
荆鹏、李超凡 |
《物理教师》2022年第5期 |
24 |
中学物理课程跨学科实践主题的模型构建及实施路径 |
冯爽 |
《物理教师》2022年第5期 |
25 |
探究“飞人”乔丹“滞空”现象 |
龙涛、贾泽皓 |
《物理教师》2022年第5期 |
26 |
试题目标、情境和设问三要素深度融合的命题研究 |
熊志权、乐洪勇 |
《物理教师》2022年第5期 |
27 |
PISA视域下高中物理新旧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 |
张润生、肖洋 |
《物理教师》2022年第6期 |
28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分析 |
李春密、张霄 |
《物理教师》2022年第6期 |
29 |
一种常见多普勒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施灿、楚吉敏 |
《物理教师》2022年第6期 |
30 |
物理实验育人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
蔡卫东、陈扣余 |
《物理教师》2022年第6期 |
31 |
愿与科研 乐于育人 ————写在陆埮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 |
鲁侣峰、陆建隆 |
《物理教师》2022年第6期 |
32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2019年人教版必修1为例 |
刘健智、胡雪妍 |
《物理教师》2022年第7期 |
33 |
加强教学研究 促进物理课程有效实施——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学物理课程标准》与2011年版的对比分析 |
谭琳、李春密 |
《物理教师》2022年第7期 |
34 |
不可忽视的科里奥利加速度 |
陆天明 |
《物理教师》2022年第7期 |
35 |
信息技术助力高中物理试题讲评可视化——以Python为例崔北元 |
李金良、孙梅芳 |
《物理教师》2022年第7期 |
36 |
排除法巧解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6题 |
吴荩萱、朱建廉 |
《物理教师》2022年第7期 |
37 |
刍议物理思维与数学思维的差异性——也谈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物理难学又难教” |
冯杰、韩笑天 |
《物理教师》2022年第8期 |
38 |
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验教学变革探讨 |
陈泓宇、田博扬 |
《物理教师》2022年第8期 |
39 |
自制霍尔传感器自动控制装置 |
管小庆、胡星 |
《物理教师》2022年第8期 |
40 |
三日同辉现象分析等 |
黄霏月、罗宇芳 |
《物理教师》2022年第8期 |
41 |
高中学科融合“物理+”——解析地理“地转偏向力”问题 |
张一、王璐 |
《物理教师》2022年第8期 |
42 |
“还原”物理课程的跨学科实践逻辑 |
母小勇 |
《物理教师》2022年第9期 |
43 |
“冬奥”素材转化为物理教学资源的价值追寻与实践探微 |
王宇琪、荆鹏 |
《物理教师》2022年第9期 |
44 |
教师“高屋建瓴” 学生“水到渠成” |
任恒凤 |
《物理教师》2022年第9期 |
45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学习评价”的修订要点及教学启示——基于三版物理课程标准的分析 |
骆波 |
《物理教师》2022年第9期 |
46 |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5省物理试题考查载体的评价戴驿欢 |
邓磊、蒋敏 |
《物理教师》2022年第9期 |
47 |
21世纪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研究综述 |
何雨泽、杨宣洋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0期 |
48 |
基于科学探究评价框架的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开发探讨 |
顾健、李刚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0期 |
49 |
我国物理教学论教师学术水平的研究及其启示 |
赵玉萍、翟彦芳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0期 |
50 |
中国与新加坡初中物理教科书图像表征的比较 |
王成然、魏冰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0期 |
51 |
立足物理规律模型的深度理解 考查学科关键能力——评析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理综第25题 |
陈森林、陈朝南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0期 |
52 |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机融入重大主题教育情况研究 |
徐立恒、袁凯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1期 |
53 |
核心素养视域下物理复杂问题解决活动教学策略 |
刘增泽、童大振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1期 |
54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中行为动词的统计分析 |
历晶、刘娇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1期 |
55 |
中英高中物理教科书STSE教育内容主题的分析与比较 |
侯新杰、丁欢、周睿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1期 |
56 |
中学物理课程数字资源简介 |
陶扬、王玉婷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1期 |
57 |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机融入重大主题教育情况研究 |
徐立恒、袁凯 |
《物理教师》2022年第11期 |
58 |
相速度和群速度超光速问题再辨析 |
费兆宇、马宇翰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59 |
物理学的现象学 |
廖玮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0 |
探索质量起源之谜:希格斯粒子发现历程和未来希格斯工厂 |
陈缮真、杨海军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1 |
MAVEN火星之旅 |
李丹、徐秋予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2 |
为什么一些彗星会发出绿色辉光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3 |
LHAASO实验发现来自宇宙的最高能量光子 |
李成翊、马伯强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4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
焦毅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5 |
中子背散射谱仪在蛋白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顾旭东、郭宏宇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6 |
各向异性的摩擦——国际物理奥赛IdPhO2020理论第二题 |
张圣兵、宋峰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7 |
振动的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金属丝和轻杆——国际物理奥赛IdPhO2020理论第一题解析 |
苏俊、宋峰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8 |
李政道的求学历程 |
叶铭汉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69 |
沙普利:哪里是宇宙的中心 |
徐兴无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70 |
1965年1月:彭罗斯开创性地证明了黑洞 |
萧如珀、杨信男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71 |
1971年2月6日:雪帕德在月球上挥出高尔夫球 |
萧如珀、杨信男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72 |
平常时期的物理学研究——推荐《混沌学传奇》和《嬉皮士救了物理学》 |
姬扬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1期 |
73 |
复杂性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
陈晓松、樊京芳、刘卯鑫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74 |
雷暴闪电与宇宙线 |
贾焕玉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75 |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宇宙寻踪 |
李正映、魏勇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76 |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窥探宇宙之深奥隐秘 |
邓劲松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77 |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CERN前主任卢西亚诺·马亚尼谈北京谱仪BESIII |
马俊力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78 |
粒子加速器中的超导磁体技术 |
徐庆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79 |
垂死者的大脑记录揭示了什么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0 |
水下机器人可能揭开气候之谜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1 |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现实版星球大战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2 |
古代超新星可能颠覆地球生物进化史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3 |
超级单体风暴就像天空中的山脉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4 |
在校园捕捉来自宇宙的信息——2021年“国际宇宙日”活动概览 |
熊峥、董绪强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5 |
激光技术国际物理奥赛IdPhO2020理论第三题 |
刘军、宋峰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6 |
各向异性的摩擦——国际物理奥赛IdPhO2020理论第二题解答 |
张圣兵、宋峰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7 |
杰出的物理学家吴健雄——纪念吴健雄先生诞辰110周年 |
郑志鹏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8 |
1883年3月15日:雷诺提出雷诺数的主张 |
萧如珀、杨信男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2期 |
89 |
等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装置 |
王生、傅世年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0 |
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的物理设计和工程实现 |
殷雯、袁柳斌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1 |
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谱仪简介 |
张俊荣、庄建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2 |
探究微观世界的多面手开发新材料的助推器——中国散裂中子源通用粉末衍射谱仪的应用 |
何伦华、赵丹丹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3 |
物质介观结构的中子探测 |
朱涛、王黎明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4 |
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的物理应用 |
冯雨、任清勇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5 |
中子在工程材料和部件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 |
王声翔、丁超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6 |
皮肤慢性瘙痒的原因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7 |
北京谱仪III开创探索正反物质不对称的新方法 Hot! |
王雄飞、严亮、李翠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8 |
杨振宁科学成就浅释 |
厉光烈 |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 |
99 |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
姜秋富、封婧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0 |
地球上最大的暖水体:西太平洋暖池 |
胡石建、孙其明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1 |
基于“发现”号缆控水下机器人的深海原位探测/取样/实验技术研发与科学应用 |
杜增丰、连超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2 |
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
李一平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3 |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续) |
张妙静、厉光烈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4 |
等温捷径的理论和实验 |
李耿、涂展春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5 |
微波炉的物理学——2019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理论第二题参考解答 |
李璠、宋峰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6 |
爱因斯坦:与光一起飞奔的专利局小职员 |
邢志忠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7 |
钞票上的物理学史——原子论的提出 |
王鹏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8 |
大数据的时代,物理还能做什么——推荐《定性和半定量物理学》和《数学模型选谈》 |
姬扬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09 |
流言:冬至日遭遇日环食庚子年灾难日将至 |
叶洪涛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1期 |
110 |
慧眼成果专题前言 |
王贻芳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1 |
从球载实验到慧眼卫星 |
卢方军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2 |
探索极端宇宙——从HXMT到eXTP和HERD |
徐玉朋、陈勇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3 |
慧眼运行与科学成果——慧眼观天四年记 |
贾淑梅、张澍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4 |
慧眼卫星观测高能爆发现象 |
李承奎、熊少林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5 |
“慧眼”卫星认证快速射电暴的磁陀星起源 |
林琳、葛明玉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6 |
漫谈量子保密通信的中间人攻击问题 |
龙桂鲁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7 |
第50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第一题 |
惠王伟、宋峰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8 |
她们的名字是闪耀太空最亮的星辰 |
白青江、范全林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19 |
1800年3月19日:洪保德捕捉电鳗 |
萧如珀, 杨信男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2期 |
120 |
火眼辣叟——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首批科学成果发表 |
刘四明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17 |
神秘的蟹状星云 |
黎耕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18 |
回眸我国高海拔宇宙线研究 |
谭有恒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19 |
探索1 PeV伽马射线的梦想 |
曹臻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0 |
几代人努力的丰硕成果 |
王贻芳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1 |
谈谈LHAASO发现公众关心的几个问题 |
常进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2 |
谈谈宇宙线和LHAASO成果 |
崔伟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3 |
HAASO:开启解开宇宙线之谜的新征程 |
曹臻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4 |
关于LHAASO发现PeV粒子的问答——F.Aharonian教授谈LHAASO观测结果 |
曹臻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5 |
发现新型四夸克态Zcs (3985) |
李培荣、吕晓睿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6 |
D0和TOTEM实验证实三胶子胶球存在 Hot! |
乔从丰、汤亮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7 |
粒子加速器是如何守护国门的 |
小溪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8 |
第50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第二题 |
惠王伟、宋峰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29 |
南部阳一郎:大师的小故事 |
邢志忠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30 |
钞票上的物理学史——微观世界的立法者:埃尔温·薛定谔 |
王鹏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31 |
用史用情格物致知——读《物理学素养漫谈》 |
王洪见、刘树勇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32 |
科学家找到快速清理含盐腐蚀层的方法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3期 |
133 |
ALICE新内寻迹系统——硅像素探测器 |
殷中宝、王亚平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34 |
阻性板室气体粒子探测器原理及其应用 |
刘啸天、孙勇杰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35 |
CMS探测器升级中的气体——电子放大器 |
章立诚、梁子寒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36 |
探索微观世界的眼睛——量能器 |
刘勇、吕军光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37 |
蔬菜水果也能变成建材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38 |
日本研发出可用于人工韧带的超强高分子凝胶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39 |
人工智能帮助生物学家对微小生物进行分类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40 |
人体内的“隐藏”感官有助于治疗抑郁和癫痫 |
高凌云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41 |
物理的魅影?——浅谈缪子g-2实验 |
张昊新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42 |
缪子反常磁矩浅析 Hot! |
李松、肖洋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43 |
缪子反常磁矩与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
冯旭、靳路昶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4期 |
144 |
细推物理须行乐——祝贺李政道95华诞 |
叶铭汉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45 |
宇称破坏与对称原理 |
吴岳良、刘金岩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46 |
李政道与量子场论 |
黄涛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47 |
李政道先生和现代中微子物理 |
何小刚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48 |
李政道与重离子碰撞物理 |
马余刚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49 |
李政道与统计力学 |
欧阳钟灿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0 |
李政道和致密星天体物理 |
赖东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1 |
BEPC对撞成功后李政道写给聂荣臻的一封信 |
李政道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2 |
李政道先生与中国高能物理发展 |
王贻芳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3 |
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柳怀祖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4 |
对撞机的成功与李政道的付出——祝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寿辰 |
郑志鹏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5 |
李政道先生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 |
陈和生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6 |
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 |
陈森玉、赵振堂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7 |
李政道先生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陈佳洱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8 |
李政道先生和中国博士后制度 |
刘连军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59 |
李政道与CCAST |
叶铭汉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60 |
李政道与少年班 |
何昊华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61 |
从玻尔研究所到李政道研究所 |
李晟 |
《现代物理知识》2021年第5、6期合刊 |
162 |
构建中学物理测评新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罗莹、蔡天娇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63 |
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在复习课中的应用与思考——以沪教版“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复习课”为例 |
孙榕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64 |
基于“教材、教法和学法”融合的课堂教学——以“认识滑动变阻器”为例 |
周明金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65 |
“力臂”概念建构的思维导析 |
王正虎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66 |
巧设学习任务单驱动深度学习——以人教版“电能与电功”一课为例 |
熊华、欧阳丽萍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67 |
基于教与学的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
何哲、兰玉梅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68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为例 |
马秋石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69 |
“减量增效”的物理单元情境作业设计策略——以“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单元为例 |
欧阳映、陈凤玲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0 |
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高考试题评析 |
周侃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1 |
基于GeoGebra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研究——以“交变电流”为例 |
陈林、桑芝芳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2 |
科学揭秘“桶壁开口位置与液体射程的关系 |
钱泽仪、高梨梨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3 |
利用声学原理操纵物质空间定位的实验研究 |
苏翔、万子毅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4 |
关于动生电动势微观本质的再探讨 |
许燕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5 |
用猜想—验证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
林辉庆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6 |
论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的相对性 |
杨习志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7 |
项目式生活实验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以“功”为例 |
梁喆、杨珍珂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8 |
利用简易自制教具突出物理教学重点 |
邹愉、陈林、邹越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79 |
利用极简教育技术构建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为例 |
徐钱欣、丁益民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80 |
培育核心素养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创新实验设计 |
刘长灿、谭康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1期 |
181 |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项目式教学改进的探究——以“设计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为例 |
刘林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2 |
基于“观念建构”重构知识模块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
洪巧玲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3 |
电流概念的学习进阶分析与初步研究 |
强建萍、黄武英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4 |
从伽利略的《对话》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探索 |
林辉庆、蔡铁权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5 |
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实验内容对比 |
郭芳侠、何琳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6 |
辩证视角下对教材中“库仑定律”的解读及教学应用 |
刘喜生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7 |
基于ISM法的教科书知识结构分析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主题为例 |
陶永杰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8 |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互动式教学设计 |
吴维维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89 |
基于科学解释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
王迪、彭章辉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0 |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以2021年高考理综全国甲卷为例 |
施生晶、吴文胜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1 |
结合频闪制作的水波干涉演示仪 |
杨冰、陈杨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2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装置的改进 |
王伟民、辛存良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3 |
用DISLab系统探究电学实验的测量误差——以电流表内外接法为例 |
陈国华、李基正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4 |
平行板电容器工作过程特性研究 |
牛亚兰、宋业捌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5 |
活用气球 妙趣横生──用气球可以完成的低成本物理实验 |
雷韫铫、雷庆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6 |
聚焦意识平台 提升物理素养 |
陶汉斌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7 |
傣族地区本土元素融合5E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谢梦逸、张皓晶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8 |
利用Maple图形动画技术辅助中学物理可视化教学 |
孟勇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199 |
中学物理教师核心素养养成途径探索 |
唐波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2期 |
200 |
基础教育领域科学学习中的动机培养 |
任建英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1 |
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初中物理作业真实情境优化策略 |
卢倩、陈宗荣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2 |
基于深度学习的概念教学初探——以“重力”教学为例 |
欧燕秋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3 |
整合不同模块内容强化物理核心素养——以高三复习课教学为例 |
邓艾、黄子恒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4 |
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实践——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单元教学为例 |
陈国文、翁中兴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5 |
高中物理新教材实践性习题统计分析及教学启示——以必修第一册为例 |
朱燕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6 |
挖掘教材批判性思维要素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沪科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二章为例 |
王冬梅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7 |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规律教学——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 |
付鹂娟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8 |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
胡惠琪、刘健智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09 |
近五年全国卷热力学试题的分析与教学建议 |
陈志军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0 |
“超重、失重”演示仪的创新设计与使用 |
罗绪凯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1 |
高中物理摩擦力实验的摩擦力测量探讨 |
杨楠、陈隽琦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2 |
发动学生集体智慧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锐角三角函数测量电路”的设计及改进 |
叶鸣扬、余浩睿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3 |
四种解法四种答案,孰对孰错?——命制抛体类试题应注意数据的自洽性 |
饶华东、黄树清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4 |
等动能圆法探讨一维弹性碰撞的能量传递( |
陈克超、徐川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5 |
开发课程素材提升高中生科学思维素养——以拔河比赛为例 |
黄镇宇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6 |
Geogebra可视化辅助的电磁学习题教学 |
张鑫燚、邱苍穹、徐丽佳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7 |
在发现和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
方润根、叶晟波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3期 |
218 |
物理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校本教研探索 |
范佳午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19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范式研究 |
赵萍、陈锋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0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电学实验复习设计 |
谭俊贤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1 |
高中物理试题中的有效数字要求 |
吴晓明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2 |
深度挖掘演示实验资源 精准整合科学探究策略——以“物体的内能”演示实验教学为例 |
李先全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3 |
对原始物理问题科学思维价值的思考 |
王磊、侯恕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4 |
高中物理教材中“瞬时速度”极限思想渗透的研究 |
肖丽芙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5 |
指向“精准可视化”的逆向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杠杆”为例 |
李建锋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6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分析——以“电生磁”为例 |
明海、黄致新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7 |
对近年上海物理等级考试典型试题的分析及教学建议 |
许方杰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8 |
力的分解演示仪的改进与拓展应用 |
刘伟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29 |
物态变化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与教学应用 |
马利芳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0 |
磁场方向可以是“N极受力”方向吗? |
伍秀峰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1 |
建立虚功模型处理平衡问题 |
王磊、陈建文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2 |
基于物理学科大概念层级理论的教学思考——“力的合成与分解”化多力为二力﹑变多维至一维 |
袁宁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3 |
开发利用本地教学资源 促进物理课程校本化实施 |
张琴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4 |
利用MATLAB GUI仿真实验辅助中学物理电磁场教学 |
谭伟、杨珍珂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5 |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
张晓、彭前程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6 |
如何在物理阅读中变“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检索信息 |
张小洪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4期 |
237 |
种奇特反射光环的物理原理探讨 |
郑仁蓉、朱顺泉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38 |
基于体验反思促进物理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以“楞次定律”教学为例 |
孙春成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39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暑假作业设计与解析 |
周艳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0 |
“光的干涉”实验改进与教学探究 |
骆兴高、张传兵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1 |
“深度学习”用于“动态电路问题”复习的案例研究 |
周辰华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2 |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策略探究——以“物质的比热容”为例 |
徐果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3 |
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磁场的描述”单元教学设计 |
杨桦、马亚鹏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4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习题问题专题教学实践——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专题为例 |
刘红英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5 |
创新电磁学实验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李航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6 |
大气压强与气体压强产生原因的辩证与统一 |
陈艳荣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7 |
从飞机升力原理到物理教学和科普建议 |
黄鹏、熊 卫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8 |
融合信息技术的体验式教学——以“宇宙航行”为例 |
张冰杰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5期 |
249 |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问题 |
曹宝龙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0 |
核心素养导向的任务型教学研究——以“焦耳定律”为例 |
高奕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1 |
在概念教学中运用学习进阶促进新课标的落实——以“超重和失重”为例 |
李辉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2 |
在模型建构、论证和应用中培养科学思维 |
黄镇宇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3 |
高中物理教科书主题内容静态难度比较分析及启示——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主题内容为例 |
刘成欣、钱长炎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4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刘宇婧、刘健智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5 |
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基于实验和多媒体支撑的“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
王小涛、王雅娅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6 |
浅谈怎样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张春丽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7 |
“定性分析”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教学探讨 ——以北京卷为例 |
崔福来、林婷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8 |
用包含确定度指数的四阶测试卷诊断迷思概念——以高中运动学为例 |
钟仪、皮飞鹏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59 |
基于Tracker软件探究磁铁在导体板斜面上下滑的速度 |
刘璐婷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0 |
光通信模拟系列演示仪的设计和制作 |
滕阁、潘星志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1 |
线上教学新探 构建“家庭物理实验室”——以“测量物质折射率”实验设计为例 |
郑琪、任一凡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2 |
纠错,怎一个重复了得 |
陈喜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3 |
吸热是沸腾的条件吗? |
刘旭、张泊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4 |
翻转课堂教学对不同类型物理知识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
袁昕、张建民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5 |
不同角度探究均匀带电圆环环面内的电场强度分布 |
张国泉、王峰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6 |
科学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与初任教师PCK发展研究 |
刘媛媛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
267 |
核心素养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思考与设计——冬奥会中的科学奥秘 |
邹玉、王昕宇 |
《中学物理探讨》2022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