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语文组教师吴晓彦在市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发言
发布日期:2023-05-15    作者:曹璟


逶迤十里平溪路,滴沥三重下漱泉。在这生机盎然的暮春时节,黄浦区全体高中语文老师和部分区骨干老师欢聚大同中学。“大同”在《礼记》中有天下大同的意思。何以天下大同?离不开杏坛所有语文老师博学笃实的求学态度,博学之,自然精进之。

敬业中学吴晓彦老师在本次活动中介绍了“寻径范例思维,深化理性思考”的案例。案例由三个学习活动构成,一是“再读经典范例,建立让“论说留有余地”的意识”,二是“分析课文语段,归纳‘让论说留有余地’的方法”,三是“运用‘让论说留有余地’评价量表,指导写作”。首先吴老师,寻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抓住了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在信中使用的人称代词“您”以及审慎的副词“颇为”“大都”,恩格斯以“谦逊温和”的态度,赢得了读者的信任。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了“论说留有余地”的意识。然后吴老师关注到了《修辞立其诚》和《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著名学者撰写的文章,限制性的副词、连续的追问不仅是“让论说留有余地的方法”,而且能引导读者推进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文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这样深刻的观点,把“实践”放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观察、分析,辩证地观察事物,从而使论说留有余地。另外本单元的学术性文本中还大量引用古今中外的论据吸引读者。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设计出了“让论说留有余地”的评价量表。最后吴老师以评价量表引导学生来评价自己的习作,并尝试修改,共举了三例。第一例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判断句表达观点;第二例引导学生通过追问,深化理性思考,同时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第三例探究了论据的丰富类型,以多样权威的论据构成不同的论述角度。吴老师的案例分享广受好评,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理性思考是一个人成人的标志,每一个人在阅读经典文本范例时都会涌起不同的好奇与思考,以第一单元为抓手,引导学生深思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长。深思不是停留在孩提时代表象化的思考,是不断地深潜,以一个又一个的叩问使自己见到更阔远的世界。

 

 



 

 


  






相关信息